轉載天下雜誌

張景森:新違建絕對拆,舊違章集中管制

農地上種工廠已經成為台灣的奇觀。這個嚴重問題牽涉農委會、經濟部和環保署等各部會,立場也各自不同,由政務委員張景森負責協調溝通。

農地上不是只有違章工廠,還有住宅、民宿等等。我們的國土計劃中對都市管得很嚴,但對非都市土地分區使用管制,基本上只是形式,根本沒有執行。

農地不斷出現違章工廠,政府也不斷開發新的工業區,這代表中間有落差。在蓋工廠的人眼中,沒有適合的工業用地,因為靠近都市計劃區的工業用地,價格等同一般商業住宅,而政府開發的工業區,如彰濱工業區,又太遙遠。

太貴太遠,工業區失能

業主在設工廠時,第一要考慮土地成本,最便宜的就是買或租農地;第二是區位,政府所開發的工業區都比較偏遠,勞動力來源有問題。有的工廠還要考慮市場,如修車廠就不可能跑很遠。

綜合以上幾個因素,可以說土地使用,尤其是工業這塊根本是無效供給。

所以要設工廠,最簡單就是找農地,農地只要管制鬆一點就成了,新北市最有名是五股、新莊,往南台中、彰化一帶,農地上都種工廠。

這就是政府失靈的結果,從中央到地方,找不到一個靈的。

工業區有很多種類型,大型重化工業適合濱海、臨海工業區,但有的都市型工業,缺人力又要靠近市場,一定要在鄰近都市計劃區內或是市郊的工業區。

先決定留多少地,再談開發

問題是要把工業區劃設出來,不是這麼簡單,要有效供給,應該先算台灣有多少面積、多少土地。

現在農業使用面積將近八十一萬公頃,要維持糧食自給率四○%,大概需要農地面積七十六萬公頃。多出來的五萬公頃就可以好好規劃,要提供鄉村型產業用地、鄉村型住宅、民宿、長照、綠能等,這樣就夠了。

要提高糧食自給率有很多辦法,不是土地面積愈大愈好。但不論要三五%或四○%,重點是要決定,決定之後經過詳細國土規劃診斷,將好的農地、生態保育必須土地保存下來。剩下還有非常多土地,不一定要好高騖遠,一開發要五千公頃、三千公頃的工業區,只要是零零星星,多出來的土地好好規劃就可以。

利用這次國土規劃,我希望將生態上不敏感且生產力低的農地找出來,作為鄉村或郊區地帶的發展預備用地。

建立好的制度,將一定比例土地釋放出來,就可以讓目前散在田間的違章工廠有設置基礎,但過程要有配套,以免淪為土地炒作。

比如彰化,地圖攤開就像麻子臉一樣、體無完膚。鹿港頂番婆的現象不是今天才產生,二十幾年前我在台大讀博士班,曾去做田野調查,問題跟現在沒有兩樣。

國家沒有體制性方式處理,污染就處罰它,處罰它就移轉,在別的地方再開一家。建了彰濱工業區,還是無法解決彰化平原的問題,我就想要怎麼透過國土規劃,一步步解決問題。

「多的」、「髒的」都要處理

這問題也和總統蔡英文有關。兩次總統選舉期間,她去彰化很多次,一直思考這問題要怎麼處理?慢慢地我們擬定出政策,第一是我們就任後,不允許新增任何違建,新增要即報即拆,這是我們執政的責任。我跟魏明谷縣長講,他也同意支持,但後面要有配套,既存的違章工廠也要幫忙處理。

第二是既存的違章工廠中,「髒的」先選出來並限期遷移。髒的就是高污染性的電鍍廠,原來在彰濱規劃一塊地做電鍍專區,發現量不夠,一直擴增到第三期,還去幫業主解決問題。首先是做共同處理設施,廢棄物、污水統一處理,其次是用最便宜的價格租給他們,甚至比租農地還便宜,若遷移需要購置新設備,還給予優惠融資協助升級。

最後還是有賴縣市政府配合。我詢問各縣市,他們執行拆除違章工廠有何困難?若是議會將預算刪掉,中央給你錢去拆。事實上,只要縣市首長有決心,根本用不到那些錢,因為建了就拆,沒有人敢蓋,那是決心問題。

其次是髒的工廠先集中,既可維繫產業需要的功能,政府也可以整體性看管。剩下的透過有秩序地規劃,未來台灣的農村地景就有可能改變。

頂番婆當示範 成為世界第一

經濟部規劃一八六個特定地區,面積加起來約五百多公頃,那面積加起來根本是杯水車薪,沒有碰觸到全國六萬家農地違章工廠的問題,我所想的是要解決大的、更全面性去面對。

台灣的企業家很厲害,政府不用妄想要設置怎樣了不起的工業區,他們要的只是路、溝、水、電做好就好。所以在處理上,第一,工業區的公設配比不用到三○%、四○%,道路也不用增加太多。我重視的是共同環境設施,如污水、廢棄物處理系統,也不要用強制方法說要做區段徵收,而是劃為一小塊、一小塊,但區內做整體規劃。

另外,也要處理區外的零星工廠,既然已經提供新的工業用地,就要設法把外面的工廠遷進來。

外界如果說這是「就地合法」,這麼嚴格的批評我也接受,但並不是這麼簡單。

第一,我已經把違章工廠放入區內,要負擔區內共同開發經費,做整區的公共設施,還要在一定標準下進行生態補償。第二,不管是廢棄物或污水都要進入公共處理設施。這怎麼會是就地合法?只是沒有把房子拆了、換地方而已。

將來這些生產聚落不是只合法化,還要有正向功能。

我在頂番婆做示範區,不只是處理環境、土地問題,還導入很多東西。要工業局協助產業發展小組和學術機構合作引入認證系統;要教育部找附近技專院校設置產業專班,解決勞動力缺乏;還要投入研發、人才和行銷,發展成為世界級五金聚落,而不是以違章工廠的角度在處理,如果這樣想就太低段了。

這樣一來,會產生地貌上的改變。違建聚落經過改造沒什麼污染,建立環境處理系統、基本公共設施,加上人才、技術,就是一個生產生態聚落,只是外貌不像彰濱工業區,而且還是全世界生產力最高。

 

 

arrow
arrow

    廖士仁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